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35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到1949年开国大典上作为代国歌,再到2004年被写进宪法成为正式国歌,80多年来,《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最关的旋律。

材料二:在现实中,神圣的国歌并未得到普遍的尊重和爱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人在娱乐活动、商业活动、非政治性节庆活动,或者其他不适宜的场合上奏国歌。有的人在奏唱国歌时,只动嘴不发声,更有甚者交头接耳、随意走动、左顾右盼。

材料三: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国歌法》除规范了国歌奏唱方式场合、明确侮辱国歌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责外,还规定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请举一例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4 06:1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紧逼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是为了激发全民族抗日的热情,唤醒民众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如:一二九运动;东北军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西安事变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娶魏文帝女囊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日:“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日:“今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日:“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卒于州,时年六十七。

    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弟世约宦途不迭,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