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及其他史著史料记载,1792年马嘎尔尼特使访华,送乾隆帝的礼物都是英国上等的出品。英政府给马嘎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

第一:英国愿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廷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

第二:……

第三:……

第四:……

半个世纪以后,马嘎尔尼所提出的要求,中国都接受了。

结合材料及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马嘎尔尼访华目标与结果”,自行补充两个“目标”,并就所补充的“目标”简要阐述其“结果”。(要求:“目标”要明确,“结果”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3:47: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示例1:目标: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

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示例2:目标:英国希望中国由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

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

示例3:目标:英国希望中国给英国商人提供一个居住及贮货的小岛,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

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三  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