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is it from here to Australia?
--- I'm not sure, but I know i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earth.
(a)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①将3.0克氯酸钾和1.0克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②将3.0克氯酸钾和1.0克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德国普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城,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如图)。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城内。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严重,使普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