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9-11 12:5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读(节选)  
                                                                                               人之一生.读之一生    读海,胸怀将变得辽阔
                                                                                               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  读月,方知阴晴圆缺
                                                                                               读雨,方知万物可以滋润,心灵能够洗涤    

                                                                                               读日,便不再惋惜日近黄昏
                                                                                               读雪,能领悟到嚣的纯洁,感受到冬的春意             用心品读,细细感悟
                                                                                                读风,就能触摸d4)11的脉搏,聆听天地的呼吸      阴雨中能读出晴空
                                                                                               读霞,才能于苍茫中发现辉煌,展示自己韵不屈     枯黄中能读出翠绿
                                                                                               读花,你学会倾听     沙漠中能读出清泉
                                                                                               读树,你学套成长       黑暗中能读出晨曦
                                                                                               读山,你学会攀登                                     

                                                                                                                                                                                                                                          (诗歌有删改)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源于对这世界的童真

周华诚

    1620年,比利时的学者范•黑尔蒙特做了许多在当时具有轰动效应的实验,他的世界观是魔法与科学的结合体。他对一棵树百思不得其解,栽在盆子里的树长大了,土却没少掉,由此他认为一切变化都只来源于水。他的实验为一个神秘过程的探究开了先河,后来人们才发现,植物成长不仅需要水,还要空气、光。

    另一个医生则对人体本身充满好奇,为此他把自己的生活都搬到了秤盘上,包括工作台、椅子、床。他在秤盘上度过了30年,记录每天进食的食物的重量,以及所排泄的废物和自身体重的变化。他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人所排泄的大小便只占进食重量的很小一部分——其余的部分都被蒸发掉了。

    阅读科学史上的这些实验,让我们百感交集,即便现在看来是多么简明的常识,而在当时却是极其神秘的谜团。而每一次科学的进步,每一个对于这世界的新知,都源于他们——那些好奇者——对于这世界的童真。

    如果两块重量不等的石头自由坠落,较重的那块,会比较轻的那块更快到达地面吗?

    两千年前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认为的,但是17世纪的伽利略对此却困惑不已:如果这一论断正确,那么把较重的石头和较轻的石头绑在一起,它下落时,慢的就会拖住快的,同时快的也会拉动慢的,它们下落的速度应该介于两个速度之间。另一方面,两块石头绑在一起更重,所以必定会比单独下落更快——那么,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就自相矛盾、不攻自破了。

    在相对久远的从前,当这世界有更多的秘密不为我们所知时,对科学充满探究精神的那一小拨人——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的。200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弗斯刚满18岁,为了研究黄热病的传播途径,他除了把病人的呕吐物喂给狗和猫吃,后来还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动物。他在前臂上切开创口,敷上病人的呕吐物;后来又在身体的其他20个部位重复这一实验。而后,弗斯把呕吐物滴入眼睛,或吞下由烘干并压缩后的呕吐物制成的药片,最后,他喝下了稀释成不同浓度直到完全不稀释的呕吐物……最后他证明了——黄热病并不通过消化道传染;100年后,真相大白,这种疾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当我们从愚昧和懵懂的状态中走出来,真的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艰辛的摸索。而那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有时还要冒着不被所有人理解的危险。圣马丁受了枪伤,胃上留下了一个洞,博蒙特医生在对他治疗时开始了对胃经年累月的研究。十几年中,博医生每天让圣马丁频繁进食,然后在20分钟后把食物从胃的小洞里取出加以研究,甚至在1832年的圣诞节,圣马丁都没能休息——博医生坚信自己拥有对他进行研究的权利,而对此没有丝毫的伦理考量,尽管他的实验会对圣马丁造成不利后果,尽管因为这项研究,圣马丁长期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博医生于1833年出版《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一书,前言中列出一串致谢名单,包括许多提供帮助的医生,唯独没有提到他的研究对象圣马丁,哪怕只言片语。

    有些实验让我们感觉辛酸(例如圣马丁,我们真该记住他),而有些实验则让我们哑然失笑:达尔文曾对着蚯蚓吹奏巴松管、弹钢琴、吹笛子以及大喊大叫,试图让蚯蚓大吃一惊,而最后他发现蚯蚓没有听觉。

    科学的谜语是永远解不完的。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

——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材料三  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

——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