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陈独秀有关巴黎和会的上述评论,其前后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
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7年“两节”“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粮油加工和市场供应等情况,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
③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
材料一: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节选自2014年******在欧洲学院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 —— 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四:近20来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中国所受到的国际压力有增无减。近年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也来势汹汹,且逐强渐猛,这是帝国主义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冷战”。
看图片,选择正确的句子。
⒈ ____
⒉ ____
⒊ ____
A.It's a cute monkey.
B.This is a tiger.
C.Look, it's a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