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 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 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来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 料二、三结合所学,你得到哪些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1 10:1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目的:宣扬中国皇帝的德威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3)“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晋 陶渊明)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xī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和桃源诗序》 宋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