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
1862年,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宣告成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开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
分析近代以来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你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证明:(可以建国初为例)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政策;经济上,为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苏联经济援助和培养大量人才,亟需大量俄语人才;国际上,建国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敌视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友好政策。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英语丧失了我国教育第一外语的地位。
(也可以60年代以来为例)
国际关系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