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1 04:44: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新中国成立以来,***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 1

1 .5

0. 7

71 .8 

6 .9

1956年

32.2

53.4

7.3

7. 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的七十年》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