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区域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先进国家影响巨大,其引发的区域变化值得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核心内容如图.

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日清战争重组了东亚国际关系,欧美列强在东亚的强权秩序被削弱,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不情愿地接受了新生强国日本.清国失去了对朝鲜的独占权和国土台湾.国内内乱蜂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1:1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抓住你的暗时间

刘未鹏

       ①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呆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②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 的天數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学的东S當驻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如果你走路吃饭做梦,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事,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投入的时间才真正等于实际流失的时间。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像沙漏,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扫,有些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扣拥有更长的生命。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④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额外的花销。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间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

       ⑤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儿书,感到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中相关的内容再次激活。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上网,其实就花了25分钟。

       ⑥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迅速进入状态,还要看能保持状态多久。

       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工作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 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时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

       ⑧这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高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暗时间。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比如公交车上看书,是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