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者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
D:一边倒
我是聪明小裁判(下面各句怎样说更生动,在生动的句子后面打“√”,否则打×)
①弟弟抱着大西瓜,高兴极了。____
弟弟抱着大西瓜,高兴得摇头晃脑。____
②雨点又粗又大,打在地上“啪啪”响。____
粗大的雨点像鞭子一样毫不留情地抽打着大地。____
③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____
阳光没有使他的脸红润起来。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学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来,我国各地名人故里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 , 。 , , 。 。
①其实名人故里之争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
②比如老子故里之争、曹雪芹故里之争等
③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由权威学术机构去认证来引导民众的方式
④比如在英国,也有各种各样打着莎士亚旗号的旅游景点
⑤连小说中的“浪荡子”西门庆的“故里”都有人在争
⑥但当地的政府会告诫游客只有经过英国莎士比亚中心认证的名胜古迹方是货真价实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唐庄宗灭梁,得琪,欲以为相,而梁之旧臣多嫉忌之,乃以为太常卿。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京师乏食尤甚,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其说漫然无足取,而庄宗独称重之,遂以为国计使。方欲以为相,而庄宗崩。明宗入洛阳,群臣劝进,有司具仪,用柩前即位故事。霍彦威、孔循等请改国号,绝土德 1 。明宗武君,不晓其说,问何谓改号,对曰:“庄宗受唐锡姓为宗属,继昭宗以立,而号国曰唐。今唐天命已绝,宜改号以自新。”明宗疑之,下其事群臣,群臣依违不决。琪议曰:“殿下宗室之贤,立功三世,今兴兵向阙,以赴难为名,而欲更易统号,使先帝便为路人,则茕然梓宫,何所依往!”明宗以为然,乃发丧成服 2 ,而后即位。以琪为御史中丞。是时,枢密使安重诲专权用事,重诲前驱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之,重诲即台门斩延而后奏。琪为中丞,畏重诲不敢弹纠,乃托宰相任圜先白重诲而后纠,然犹依违不敢正言其事。豆卢革等罢相,任圜议欲以琪为相,而孔循、郑珏沮之,乃止。琪为人少持重,不知进退,故数为当时所沮。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六十。(节选自《新五代史·李琪传》)
【注】 ① 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2 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