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8-01 11:4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685年,康熙皇帝宣布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设立粵、闽、浙、江四大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此后,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无力接待外来商船。于是,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俗称“十三行”。……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行制度,乃是清廷实施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英国对华贸易垄断权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1842年“十三行”在战火中走向消亡。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