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代,伴随着我国通往海外的航路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调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宋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促进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清代,从海禁到广州一口通商,广州的丝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整体而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衰落期。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还传播着中华民族的工艺和儒道思想。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友善、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

——据人民网2014年5月20日《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兴衰史》等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5-22 03:5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