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仿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26 10:3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1

阅读答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
郝明义
      ①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②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③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④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A】
      ⑤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⑥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⑦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⑧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⑨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⑩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B】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⑪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⑫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⑬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⑭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克里姆,把床垫塞进高尔夫球包里卖

肖遥

    能切实解决人们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正是美国新晋创业公司Casper全力以赴的事业,它重新设计改造了看似不太起眼的“硬件”——床垫,结果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打开了市场,不久前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中一位投资人还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能让大明星青睐有加不容易,Casper的创始人菲利普·克里姆有什么绝招?

    2001年,克里姆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红麦库姆斯商学院主修商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其间,他还辅修了不少哲学课程。大二那年,克里姆就在自己的宿舍里创办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梅里克公司”,专门在网上卖床垫。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克里姆把这家网站运营得不错,虽然那时他卖的都是普通床垫,却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资金和技术基础。

    克里姆的商业嗅觉十分灵敏,对消费者的喜好非常了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开始让线上和线下直接对接,传统商业的中间环节变得不再重要。这让克里姆意识到,床垫可以有新的卖法。

    2013年8月,克里姆注册了一家全新的床垫公司——Casper。他的第一步计划是开发一款新产品,必须是目前市场上从未有过的、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床垫。他组建了一个创始团队,其他3名成员来自著名的工业设计机构。他们的设想是研发一种舒适度更高、弹性更强,让人能很快入睡、消除疲劳的床垫,还要足够便宜。

    带着这些目标,设计团队进行了大量试验,最后锁定了一种太空记忆海绵。这种材料来自航天领域,拥有极高弹性,又不会过软,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骨骼结构。克里姆将这款新床垫命名为“Casper智能床垫”,大约10英寸厚,分成三层,底层是普通海绵,中间是太空记忆海绵,最上层是乳胶海绵。通过机械压缩,床垫的体积还不到完全展开后的1/3.卷起来可以直接塞进高尔夫球包。这为后面的运输环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对克里姆来说,销售模式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之间比拼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便捷高效。Casper智能床垫完全采用网上下单、快递到家的销售模式,把一切简化到极致。2014年,Casper智能床垫正式上线销售,第一个月就产生了100万美元的销售额。由于公司位于纽约,克里姆承诺为当地顾客提供下单两小时内送货上门的服务,这种速度也大受年轻人的欢迎。

    业界普遍认为,乳胶是目前最好的床垫材料,也是最贵的材料。在美国,传统乳胶床垫的价格相当高昂,通常在1500美元左右。其中不小的差价来源于整个产业的层级利润。由于Casper和生产商直接对接,去掉了中间商和卖场,直接面向消费者,所以就去掉了大部分不必要的开支,Casper的普通双人床垫售价只有500美元,特大号床垫也只卖950美元。“大公司不会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利益,”克里姆说,“我们这种创业小公司却可以为大众做出普遍适用而且舒适的东西。”

    据克里姆介绍,全球床垫市场的销售额到2017年有望达到246.5亿美元,其中记忆海绵床垫将会是发展最迅猛的一个分支。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Casper这种新型公司的出现,床垫业将成为下一个被颠覆的传统行业,甚至有人预测,当人们习惯于在网上购买床垫后,将会有一半左右的传统企业被淘汰。

    现在,克里姆的“野心”很大,他希望自己的床垫能在未来覆盖每一个消费者。Casper计划利用其现有资金6950万美元,扩大生产、提高质量、加快产品上市。这些投资将推动公司进一步创新,克里姆接下来要建设Casper实验室、招聘工程师、进行更多测试,用更短的时间推出新一代产品,“从枕头到拖鞋,客户希望我们探索每一个产品类别,只要能获得高质量睡眠就行”。

(节选自2016年《环球人物》,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