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对联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青睐。

B:近日,南方地区集中供暖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说“南方集中供暖不现实,应考虑代替办法”。针对这种观点大家纷纷吟月嘲花

C:我以为太极大师闫芳真的能够隔空打人,推手弹飞壮汉,今天会了她一下,果不其然,它没有那么大能耐。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三天,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2-05 06:29: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飞船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乘员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挺住

       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

       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

       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

       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从12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从98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危险区的农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

       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国,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