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班主任声泪俱下地讲完他父母援藏的动人故事后,使大家深受感动。
B:李越上课偷偷在课桌下玩手机,王老师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他。
C: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金戈铁马的八百年前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长江之中。
D:珠峰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勇敢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学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俄历2月材料三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涉及了俄、日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两国的改革在性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 “保护地主的利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皇的这次改革其实质是什么?(3)日本政府在这次改革中采取什么措施“求知识于世界”?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要影响?(4)日本在经历了这次改革后的崛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宋朝“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由此形成了维持百余年的禁军更戍法。军士即使不远戍他乡,每月请粮时营在城西的军士要到城东粮仓支领,营在城东的军士也要到城西粮仓支领,并不许雇车或人帮助,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戍法的基本内容是:禁军除殿前司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各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出戍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因粮食不足而移屯者,允许携带家属,称为就粮。二是因军事或政治方面的原因而移屯者,隶属于各州,不携带家属被称为屯驻。三是同样因为军事或政治原因移屯,不携帶家属,隶部署司者,称为驻泊。更戍法的实行,“元戎(主将)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谨自任,未闻赏一效用,戮一叛命者”,这就难怪宋军在与辽军作战时屡屡败北了。
——摘编自张希清《宋朝典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