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品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诗的第二句中“愁”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描绘并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1-02 08:5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丰年/留客/足/鸡豚”。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同类题2
把词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词语的含义。
清平乐
村 居
宋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小题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题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小题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内阅读。
不说那高耸的大厦,旋转的厅,
电子街的机房,夜市上的灯。
唱不够那新潮欢涌王府井,
道不尽那名厨佳肴色香浓。
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小题1】北京最能唤起故乡情的饮食是什么?
【小题2】上文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___________之情。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