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计算机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将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整体B.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D.制约社会信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04 10:14: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煤,而且使人类从此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砝码在德国诞生,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三: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摘自网络材料

材料四: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交易股票等等。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哪些?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科技革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说出科技革命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4)从材料四我们知道,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一现象是由于哪一事物的发明和普及?
(5)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同类题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的发展史,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 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 “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 法薛纽伯 《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 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