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1)材料一中的“鞑虏”“我民族”分别指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二,谈谈孙中山在民族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在民族观念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4)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9 11:5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伟大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孙中山的中国梦

材料一: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自1918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
***的中国梦

材料二: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2)据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是指什么?

材料三:“中国面临光明还是黑暗的两个命运和前途的重大转折关头。***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中共七大 《两个中国之命运》


(3)结合材料三及图片反映的史实,简述***领导的***为“光明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材料四: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70年前的10月1日下午三时,在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4)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乐队奏起的国歌创作于我国哪一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