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14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单个农民出售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也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A.远程贸易的发展B.城市的发展C.手工工场的发展D.庄园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08 07: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趋势,14世纪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

——摘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谁?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租地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督教会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认定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者,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新约》,圣经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多是互相矛盾的神话。《新约全书》有一个形成过程,其中各篇作品并非出于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且在流传和编订过程中,经过多人之手增删更改,加工润色,最后才汇集成书。记载耶稣故事的各种《福音书》,是基督教产生以后很久才陆续出现的。当时,初期的基督教会从犹太教逐渐分离出来,基督教内部又宗派林立,互相进行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各教派根据各自的政治需要编写《福音书》,按照各自的观点来描绘救世主耶稣的形象。

——《基督教二千年》P10

材料二  1073年当上教皇的格列高利七世公开宣布,尔后主教由他亲自指派。国王亨利四世的回应是:将来这个职位继续由“朕”安排。皇帝态度强硬,教皇于是开除了他的教籍。这场争执继续僵持多年,最后终于取得折中:皇帝可以就主教人选施展若干影响力,但实际赐予主教权杖并为他们圣袍加身的,必须是教皇本人。这两大权力中心为了互斗,宁可把自己在国内的权威当成交易拱手让人,结果,地方权力不减反增,小虾米变成了自治体,根本不把他们的君王放在眼里。

——《极简欧洲史》约翰·赫斯特著P171

材料三  15世纪初,亨利王子从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该骑士团拨出大量钱财供他用于在西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往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材料四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和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

——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基督教是由耶稣创立的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探险家们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了哪一方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