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语段精读。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甲]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乙]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小题1】把下列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瞑目 所在 石碣
石碑 闭上眼睛    地方
【小题2】选一选,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
[甲]句:_________ [乙]句_________ 
【小题3】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7 01:50: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题1】按课文填空。
【小题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电文稿放在上面。”这句话中,“黯然的目光”写的是毛主席经历过悲痛后的__________。“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是伟人,也是____________。
【小题3】“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忠骨”指的什么?这里指的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