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落:________________ 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   供:________   傍: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4-11-13 09:2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文片段阅读。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小题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_______(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题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_________。
【小题3】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年?(  )
A.团圆喜庆B.福寿满堂
C.五谷丰登D.财运亨通
【小题4】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
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
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小题5】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同类题5

阅读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 

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被敬若上宾,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南中一带举兵反抗  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小题1】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具体体现在哪里?( )
A.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
B.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C.以理服人。
D.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小题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   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___________)
(2)   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_____________)
(3)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胡作非为,专断强横。(_____________)
【小题3】仿照例句。
用“只有……才能……”造一个句子。
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