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中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
2.《赠汪伦》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的作品,这首诗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后两句是__________。诗句“________”用了_______的写法。诗句“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12-19 11:3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文链接。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描绘如此美丽的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小题1】诗中有一句话既是“祸”,又是“火”,说它是“祸”,是指这句话具有很大的(______),说它是“火”,是指这句话具有很大的(_____)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这首诗总结了中国的历史,预示了中国的未来,全诗蕴藏着火山爆发式的激情
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
C.诗的最后两句,是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
D.这首诗对孕育革命的旧中国运用了借喻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磅礴的气势
同类题3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宋代的贾岛。( )
2.《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的贾岛。( )
3.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
同类题4
根据课文填空。
(1)《悯农》两首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锄禾( )( )( ),( )滴( )( )( )。
(3)( )( )( )粒( ),( )( )( )颗( )。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小题1】“可曾”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表示祖先做的这些事都是猜测的。
【小题2】文段想象了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一些活动,表现了( )
A.孩子们探究的欲望
B.孩子们的无知
【小题3】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请你模仿这段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