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这时,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已经走到了树底下,只见他双手抱住树干,两腿用力夹紧,弓起腰,两只脚往下用力一蹬,胳膊就向上攀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坐到了高高的树杈上。他把两脚往下一垂,背往后面的树干上一靠,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别提多神气了。
1.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这一段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荷 兰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沙滩,把荷兰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等。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根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子”……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啊!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本来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典雅、庄重,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来,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请根据短文内容举两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1-13 09:40: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台灯与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还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炫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趾高气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_______”划一句表现台灯“骄傲”的句子,用“~~~”划一句表现蜡烛“谦虚”的句子。
3.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蜡烛的作用吗?
4.读了短文,你是赞同台灯的说法还是蜡烛的说法?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同类题4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迎接 接待 接受)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儿,醒来以后又(连续 持续 继续)工作。
……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1.圈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虚度年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感叹句改为反问句。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惊人的数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惊人的数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