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这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借物喻理
B.借物喻人
C.托物言志
D.借景抒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3-19 06:5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谁和谁可以做朋友呢?连一连吧!
欢快的 阳光 认认真真地 走路
先进的 脚步 急急忙忙地 上课
温暖的 科技 吞吞吐吐地 说话
《回乡偶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汪伦》 一年好景君须记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刘景文》 儿童相见不相识 不及汪伦送我情
同类题2
文化常识。
1.“大漠的孤烟”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
2.“枫桥的钟声”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
3.《水浒传》作者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
同类题3
五岳小知识。
南岳 泰山巍峨雄伟
西岳 衡山幽深秀丽
北岳 嵩山雄浑奇异
东岳 华山险峻如壁
中岳 恒山陡峭深邃
同类题4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巧妙地安排了好多和“三”有关的情节,如武松第三个回合打死了老虎,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在你读过的这几部小说中还有哪些带“三”的情节呢?照样子填一填。
小说
主人公
和“三”有关的故事情节
《水浒传》
宋江
三打祝家庄
《红楼梦》
____
____
《三国演义》
____
____
《西游记》
____
____
同类题5
填空。
“泉眼无声惜细流,
。”选自《 》,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描写了荷花池的哪些景物?
相关知识点
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