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什么是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7-05 01:5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在大家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的时候,我想给你们一点提醒。”教授敲了敲讲台。今天他两手空空没有代书和讲义,“而且因为大家未必识庐山之真面目,所以过于自信有时会导致一种狭隘。”
这句话分量有点重,学生们开始注意教授。黑板上教授写下“中学到大学”几个字,问:“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生们笑了,没有人回答,是不屑于回答。教授说:“的确太简单了。”然后转身添了“都没有的知识”几个字,问:“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念一下?”
学生们仍然在笑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当“小学生”。教授只好自己念:“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然后解释,“是的,你们的学历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学历与学问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内涵实在太广阔了……”
学生们又开始聊天,交头接耳:谁谁进党政机关了,谁谁应聘与某某大企业了,谁谁准备去南方……教授忽然提高嗓门:“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
学生们一惊,都抬起头,教授见大家注意力集中了,笑眯眯地在在那句话前加了一个“从”字,有学生轻声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教授立即指着他说:“这位同学,请你读出这句话,注意断句。”
学生站起来,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念道:“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其他同学呵呵笑。教授问:“难道他念得不对吗?”学生们仍然呵呵笑,兴致盎然且轻松。
教师环顾四周见没有人答话,叹了口气,扔掉粉笔:“唉,形成思维定式了,不利于面对充满变数的世界。”这时有个同学反问:“难道他念得不对吗?”教授断然回答:“只对一半!”台下的人再次提起精神,盯住教授开始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知识!”
台下一片宁静。教授得意地诡秘一笑,走下讲台:“诸位,很抱歉!作为一名中文教授,我竟然在与各位道别的时刻玩了一次小学生的文字游戏——不过,我用心良苦,因为你们即将面对的世界的确充满了——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而你没有必须——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台下的学生纷纷起立,向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交头接耳:
兴致盎然: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震荡——      诡秘——   
环顾——      热烈——   
【小题3】“因为大家未必识庐山之真面目”这句话缘自   朝诗人 中的一句诗   
      
【小题4】教授通过这样一句话,想告诉同学们的道理是(    )。
A.同一个句子,停顿不一样,意思也就可能不一样了。
B.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C.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
D.做人要谦虚,还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只有对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邮票上的齿纹
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寄信。他发现身旁有一位外地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呆 发愁)。原来,那时人们常常买几枚连成整张的邮票,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显然 突然),那位外地人一定是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亨利·阿察尔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那位外地人一抬头,看见了亨利·阿察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顿时,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亨利·阿察尔疑惑不解地(盯 望)着他。外地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了下来。
亨利·阿察尔回到家中,脑海中一直(思索 思想)着刚才在邮局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项发明立即被英国邮政部采用。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纹的邮票。
(1)根据上下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你还能写出像“整整齐齐”这样的叠词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一句话:“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寄信。”向我们交代了: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动词。
外地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了下来。
(5)亨利·阿察尔为什么能成为发明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尽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是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获取经济利益违反了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没有申请专利。当然,这意味着我们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 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去世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寻求现实的人:
梦想家:
2.居里夫人对“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4.“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