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心愿》,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讲述了槐树籽、( )、( )以及( )的共同心愿——希望槐树籽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变成一片片树林,每个人都在为建设大西北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7-05-05 01:27: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至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留学,学习理论物理。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节选自杨振宁《邓稼先》一文。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小题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按要求回答。
(1)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

第一,我读书没系统。不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摘自老舍《读书》,有改动)

【小题1】作者不读的书是____和____。 
A.有典故的书B.自己写的书
C.读不懂的书D.别人的书
【小题2】下列与作者“读书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读书很快B.读完不在别人面前评价
C.边读边做笔记D.注重自我享受
【小题3】我从文末的“第五,哼,算了吧”可以看出(  )
A.作者觉得没什么可写了
B.作者觉得没必要再写了
C.作者幽默的写作风格
【小题4】这篇短文表现了老舍先生____和____。 
A.读书方法不好,他在自我检讨
B.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
C.不管好书坏书都读,想读什么读什么
D.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感受读书
【小题5】这篇短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
A.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看法
B.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指导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C.用极具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轻松诙谐地讲出了自己的读书观点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