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可是,10月18日应是上弦月,11点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面向草垛,证人又怎么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垛那里看清被告人的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型转换 更新时间:2014-12-12 10:0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课外类文阅读。

中国迎着风浪前行(文题选用时有改动)

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固然,从技术着眼,此次救灾亦非尽善尽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无损此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它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执政理念发展的顶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崭新起点。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是多好的转型契机。中国现代化这锅百年老汤,是到煮开的时候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华的时候了。人们原本以为,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正在抵达历史三峡的出口;谁知,大自然提前给中国出一一道难题,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喜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槃,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小题1】汶川发生地震的时间是__________,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小题2】在汶川地震中我们为什么走出了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抗震救灾中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抗震救灾中你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次抗震救灾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中国经历了“汶川”这样的大灾难,为什么奥运会还能成功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