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指的是( )
①泰山 ②华山 ③衡山 ④恒山 ⑤嵩山 ⑥黄山 ⑦祁连山
A.①②③④⑥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2 09: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刀赴会”“败走麦城”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 )
2.《所见》的作者是唐代的袁枚。( )
3. 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
同类题3
文化知识填空。
1.《从军行》是乐府名曲,内容多写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三万里河”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忠骨”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战争中牺牲的________________。
4.《清贫》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的《可爱的中国》。
同类题4
这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借物喻理
B.借物喻人
C.托物言志
D.借景抒情
同类题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其人弗能应也。
(2)人一百岁叫______,女子十三四岁叫______。
相关知识点
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