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文阅读。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   ),也不能(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

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深受感动。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   ),社会生活更加(   )。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小题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列举了哪三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文中的语言解释“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能说出一两个讲礼貌的名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4 10: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片段阅读。

  去了,有   的时候;  枯了,有   的时候;  谢了,有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小题1】按原文填空,并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小题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
A.对已逝日子的怀念及对无法挽回流逝时光的无奈之情。
B.对时光流逝的迷惘与困惑之情。
【小题3】作者在文中写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估算了一下,已经有_______日子从我手中溜去。
【小题4】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日子像汪洋大海里的水一样多,表现了作者的欣慰与自豪。
B.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无声无息,消逝得那么快,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小题5】“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