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峨屑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5-24 08:4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一读,填一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这首诗写了______种景物,请用“______”画出来。
(2)这首诗是个谜语,谜底是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三组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 )——( )
同类题2
诗词句意我全会。
(1)望门投止思张俭
望门投止:
句意:
(2)忍死须臾待杜根
须臾:
句意:
(3)这一首《狱中题壁》表现了谭嗣同怎样的胸怀,请你在下面写一写。
同类题3
《如梦令》
从如梦令中的"日暮"可以看出(_______),词人因为(_______)而"不知归路",一不小心(_______).又因为(_______)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表现心底欢愉的词语是(_______)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词是(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小题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
欲断魂:
借问
:
.
【小题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小题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默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题1】从古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本诗中,诗人苏轼从 __________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