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用诗文填空。
1.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或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大诗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朝诗人王维在《
》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庐山”位于
现在的是我国著名的
。 (特点)。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
,
。”来教导我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4-28 09:0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读、背背、填填。
赠汪伦
( ) 白乘舟将欲行,
忽( ) 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 ) ( ) 伦送我( ) 。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同类题2
《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都是咏物诗,作者借所吟咏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或愿望。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在这两首诗中表达作者志向的诗名是________和________。
同类题3
根据句意填写诗句。
1.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淡妆浓妆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君山,像白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按要求填空。
1.暑假我和妈妈去西湖游玩,看着美丽的西湖,我不仅触景生情,吟出了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
2.当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象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山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常用《荀子》中的名句“_____,暖于布帛;_____,深于矛戟”来教育我们要和别人友好相处,讲善意的话,不要恶语伤人。
同类题5
理解课古诗内容填空。
(1)这三首古诗都是( )代诗人写的,是三首不同风格的( )诗。
(2)《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4)《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是( )送( )去( )。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 )
相关知识点
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