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父亲冷静下来后,认识到打孩子错了,父亲后悔了。
B.父亲盛怒之下没有顾及外面下着雨、孩子可能会冷,待女儿走了,想起来才赶到学校。这是父亲疼爱女儿的表现,并不是打孩子后悔了。
C.父亲思来想去后悔了,于是改变了想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09 11:4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有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的时候,正好顺手抓住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里,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里。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老实 踏实)。手里的梨子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掉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里,爸爸(严格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严肃 严厉)。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了什么。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 夸耀)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 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3、用“   ”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5、照样子写词语。
稳稳当当  
不知不觉  
6、写也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紧( )诱人( )诚实( )
7、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一些想法,请写一写。

同类题5

阅读下文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第1段中“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为什么要写“朝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的描写,不时变换着角度:
a.由_______觉→_______觉→_______觉→_______觉
b.由_______视→_______视
3.作者写槐树,并非静止地写,而是写出了动感;而动感来自三点,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秋蝉”“秋雨”虽详略不同,但表现方法都是一致的。它们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故都的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