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语段阅读。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困——(    )  落后——(    )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为“希望工程”捐过款吗?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30 05:20: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喜欢雾
我喜欢那使世界呈现出朦胧之美的雾。我赞美雾之神那种象征派诗人的一般的笔法。有人说过:落雾的时候,世界整个地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而这屋子既没有门,也没有窗,你既无从进来,也无从出去,只有在那一片白色的氤氲中,和自己的影子捉迷藏。这真是一种有趣味的说法。
古今诗人吟咏雾的词句很多,宋代的词人秦观曾写过这样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八个字已在纸上展现那一片微茫的境界。
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是隐去了,我们徘徊雾中,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诗,其妙处,原只可以意会。当你融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我喜欢雾霭烟横的晨昏,一如我喜欢晓阴翳日的微雨天气。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的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凉之感,但是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已予人无限的希望吗?
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烂的阳光。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朦胧——(  ) 熟悉——(  ) 恍惚——(  ) 含蓄——(  )
【小题2】按要求摘抄句子。
①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写出了雾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与这句话句意不同的一项是(  )。
A.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B.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C.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体会不到的。
【小题5】画线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

同类题4

课外类文阅读。
读懂德国人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把“男”“女”两字分别贴在并列的电话亭上。过了一会,他们看到“男人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
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挨门挨户送给同楼每一个人。
一次,我请史蒂凡晚饭后来我宿舍喝咖啡。他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时间,因为“晚饭后”太模糊了。我说:“那就六点半吧。”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前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敲门,他说还差两分钟。喝咖啡时,他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他答应了。几天后我已忘了这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谴责他的祖父。他说为了提这个请求,他已思考了好几天。我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说:“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   )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   )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按预先计划去做。德国孩子(   )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   )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在短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连线搭配。
信守   秘密  | 精彩的   安排
坚守   规定  | 精心的   仪器
保守   诺言  | 精密的   时间
遵守   岗位  | 精确的   表演
(3)本文结构上属于(   )。
A.总——分B.分——总
C.总——分——总
(4)用“__“画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句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