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小题1】在选文画出一个排比句。
【小题2】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我和阿妈还会走过__________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4 10:48: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dūn),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hèng)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shǐ  shí)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小题1】用“√”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题2】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赵州桥的“雄伟”是( )
A.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B.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D.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小题3】“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起着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美观”?在文中用“ ”画出来。
【小题6】文段围绕“雄伟”“创举”“美观”等关键词向大家介绍了赵州桥。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远不止赵州桥一个,如果你是导游,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呢?请选取一处历史文化遗产,围绕2-3个关键词,用一段话介绍一下。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______________
介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小题1】在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小题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小题4】用“____”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小题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孝心教育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选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

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9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基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的……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的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选自互联网)

(材料三)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和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家务

不与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选自互联网)

【小题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触动你?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知道父母生日”“否定”的占65%,说明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父母生日。
B.“主动做家务”中“否定”的占80%,说明大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
C.“不与父母顶嘴”“从不”的为0,说明所有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D.“与父母谈心”“吃饭为父母夹菜”中“否定”的比例很大,说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
【小题4】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关于“孝”的名言警句,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吧,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②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小题1】第①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画上有各行各业的人物。B.张择端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C.画上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D.画上有很多人。
【小题2】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3】请你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发挥想象,用上文中加点词写一写画中的人物还会有怎样的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你画过的图画中,选出一幅你最满意的,用一段话把整个画面介绍清楚,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