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下图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区壶穴的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时期壶穴形成地点( )
A.地表起伏大
B.地表多裂隙
C.水温高
D.含沙量大
【小题2】喀斯特地貌区有利于壶穴形成的条件是( )
A.若石抗蚀力弱
B.地势落差大
C.全年气温较高
D.降水更丰富
【小题3】水流含沙量大有利于c阶段壶穴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流挟带的砾石和粗颗粒物质( )
A.增大流速
B.改变基岩性质
C.对基岩磨蚀强
D.增加地势落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11: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mm,平均蒸发量为1411.5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呼伦湖渔业资源丰富,其捕鱼最繁忙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依据图示信息推测,图中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物理风化
C.风力堆积
D.湖床下沉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栽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石灰岩具有可溶性
B.植被稀疏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地势起伏较小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同类题4
图所示的水工建筑,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名“丁坝”。读图,完成小题。“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弱海(河)堤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
C.阻碍水下海(河)滩形成
D.改变水生生物环境
同类题5
下图A、B、C分别代表某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蚀、堆积、搬运
B.侵蚀、搬运、堆积
C.搬运、侵蚀、堆积
D.搬运、堆积、侵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河流侵蚀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