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小题2】图甲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06:46: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示意图”和“浙江省2000-2016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县界( )
A.有明确界线,无明确自然地理标志
B.以交通线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C.以自然要素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D.以山脉为分界线,界线明确
【小题2】浙江省( )
A.2000-2016年间浙江省城镇化率的变化曲线是③
B.目前,生态社会经济处于均衡发展状态
C.第二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持续上升
D.城镇化发展趋势与工业发展趋势一致
同类题2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期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小题1】关于我国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方向及原因叙述正确的
A.1980年以来向东南移动,1997年以后向东移动为主
B.1980~1997年期间向西南移动,原因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C.1997~2003年期间向东南移动,原因是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2003年后向偏北方向移动,原因是京、津、辽等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小题2】根据我国制造业重心移动的特点,可以分析得出
A.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幅度会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分布和劳动力数量对未来我国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C.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
D.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心偏向于西南,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重心偏向于东北
同类题3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图乙),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以前,缅甸有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资料推测图中缅甸翡翠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3)简述缅甸调整翡翠出口策略的原因。
同类题4
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是在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同类题5
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①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②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③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④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