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1912年以后,跪拜、作辑等礼节方式被鞠躬、握手所取代,“大人”“老爷”等称谓被“先生”和“君”所取代。带来这种礼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教育的发展
B.民国政府的倡导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11 09:4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看民国风景,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民国范儿”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外国传教士的影响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的影响 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2
19世纪80年代初,天津盛行各种卷烟及洋式饰品,连“洋人之侍僮马夫辈,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上海的妇女,更是以香水、墨镜、洋烟为时髦用品.就连文士王帽也经常以“晶(玻璃)杯、洋皂,赠送朋友”。这表明,当时
A.崇洋现象成为消费的社会时尚
B.逐新趣异体现市民的精神追求
C.开埠通商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
D.西学东渐推动社会的重大变革
同类题3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其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这种建筑
A.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
B.符合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性
D.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
同类题4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5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洋泾浜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词义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
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
相关知识点
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