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下图是在临淄北朝崔氏蓦出土的陶俑。文佣戴小冠(汉族束发用的冠饰),穿宽袖左衽衫(汉服为右衽) ;侍卫佣盘髻包巾,穿开领宽袖衫,外披褥挡。二者均长衿,膝下束帶,穿靴。该陶俑反映出当时
A.奢麾之风的盛行
B.社会发展的落后
C.尊卑观念的淡化
D.民族文化的交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10:4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 )
A.北魏推行均田制
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
C.三长制得以实施
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
同类题2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
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
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
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同类题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是
A.北魏统一北方
B.民族融合
C.吸取汉族先进的文化
D.民族矛盾尖锐
同类题4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A.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B.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C.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D.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相关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魏孝文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