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改革开放初期,《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美剧风靡全国,但有人指出剧中宣扬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美式文化与我国的集体主义传统、奉献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应该予以禁播。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斗争仍阻碍着社会进步
B.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繁荣局面
C.对外开放冲击人们价值取向
D.美式文化遭到人们普遍抵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11:4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津津乐道的结婚“三大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所不同。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电脑、空调、摩托车。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这反映了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开始成为时尚 ②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新科技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④缔结婚姻的物质基础普遍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2
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1949年以前
部分学者
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
1952年6月
***
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世纪50年代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错误做法,甚至不惜退会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
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
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
同类题3
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呼唤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不过,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之前,中国粗离婚率(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材料三 2018年,中国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离婚数与结婚数之比)为38%。其中,黑龙江省以63%的离结比排名全国第一,天津市、吉林省以62%并列第二,辽宁省以54%排名第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之前,中国离婚率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的原因有哪些?
(2)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从社会的角度评价离婚现象?
相关知识点
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