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4:49: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A.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同类题2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同类题3
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同类题4
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部分)。据此分析,“一五计划”时期
产品名称
计算单位
1957年计划产量
1957年实际产量
钢
万吨
412
535
生铁
万吨
467
594
原油
万吨
201
146
粮食
亿斤
3856.2
3901
棉花
亿斤
32.7
32.8
A.工农业都超额完成指标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关知识点
经济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