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节目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凝聚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需要,当代中国人应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十四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泪史,然而近年来,某些抗战剧的创作出现了怪现象:创作者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便开始艺术创作,作品存在失实与错误;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任意篡改和戏说历史,“徒手撕鬼子”等雷人剧情充斥其中;创作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忽略了艺术创作的自身使命,令正剧屡变雷剧。为此,我们必须提醒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