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律《田律》记载了秦代关于“山林保护”的相关法规,摘录如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取生荔、麛(卵)觳,毋毒鱼鳖,置罔(网),麛时毋敢将犬以之田,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到七月而纵之。”它的大意是“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掏鸟蛋及捕捉幼兽;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网和陷阱.母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禁苑狩猎;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到七月才解除禁令。”请分析回答:
(1)若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鸟兽减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若在繁殖季节任意捕猎动物,会使动物的种群密度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
(3)现代的生态农场中,利用秸秆喂养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做燃料,将沼渣做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这种对秸秆的利用方式与“烧草为灰”相比,其优越性是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看,“禁苑”的设定相当于_________。“到七月才解除禁令”等条款,说明《田律》的主题是指导人们_______自然资源,让动植物能够正常繁衍,山泽可以休养生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2 04:29: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材料一:据计算,维持一个6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物,需饲养35~40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繁殖小牛,其余为2~3头公牛,15~18头小母牛和几头小公牛。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量),在降雨量为250mm地区,约需400公顷放牧地。
材料二:“退耕还林工程”囊括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含市、区、旗)。到2010年,完成退耕地造林146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3万hm2,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严重沙化耕地基本得到治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5个百分点,工程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_____,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
(3)根据_____原理可知,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_____。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_____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_____

同类题5

鱼塘养殖户通过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放饵料饲养鱼苗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但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鱼塘生态环境。为寻找净化鱼塘水质的生态方法,科研人员将鱼塘水泵入藕塘进行研究。
(1)鱼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草鱼属于一个__________。莲藕在藕塘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
(2)鱼塘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氮、磷等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还可能出现有害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来自饵料中_____________的分解。
(3)科研人员从上午 9:00 开始将富营养化的鱼塘水从进水口泵入藕塘,从出水口引回,进行循环处理6h(如图所示)。6h 循环水量为鱼塘总水量的 10%,每隔 2h 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采集水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时间

位置

指标(mg/L)

11:00
13:00
15:00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总磷含量
0.39
0.36
0.35
0.31
0.39
0.34
总氮含量
2.19
2.06
2.21
2.02
2.16
1.91
化学耗氧量(COD)
10.08
8.42
10.08
8.56
9.35
7.92
 
①化学耗氧量(COD)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COD 值越高,污染程度_________。
②据表推测,循环藕塘处理可以改善富营养化的鱼塘水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藕塘能够改善鱼塘水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2 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