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 K 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
B.K 值就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C.该曲线与“J”型曲线相比,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等
D.对于家鼠的控制,应采取硬化地面、投放鼠药等措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 K 值以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10:2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类题2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才开始受到破坏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同类题3
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同类题4
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野兔被引入某农场后的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农场中野兔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调查所捕获野兔的性别可了解野兔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要知道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还需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项)等种群数量特征。
(2)B点,野兔的死亡率___________出生率,农场里的野兔种群数量没有呈理想的“J”型曲线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1的K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渔业养殖中,其种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时,可获得最大的单日捕获量
B.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大熊猫生存环境的容纳量
D.控制有害生物时,其种群数量应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右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