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用
32
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
32
P 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30%。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 1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 DNA
C.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
D.并非所有病毒都像噬菌体一样只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1:09: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注射到小鼠体内,则小鼠死亡
B.用RNA酶处理烟草花叶病毒后再去感染烟草叶片,烟草会出现病斑
C.将S型菌的DNA用DNA酶处理后再与R型菌混合,培养基中不会出现S型细菌
D.可以分别用
14
C和
18
O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来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同类题2
结合探索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是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菌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将T
2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
35
S和
32
P分别标记T
2
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搅拌后离心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用
35
S标记的T
2
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4)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
15
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由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可知,该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蛋白质
C.RNA
D.多糖
同类题4
病毒的核酸有的为双链,有的为单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颗粒内不含任何酶,因而不能独立生活
B.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C.利用含
32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获得被
32
P标记的噬菌体
D.DNA病毒的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同类题5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