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则获得可重组到质粒的VP1基因必须用到__________酶。要获得大量该VP1基因,可利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如图是VP1基因、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若用以构建具有VP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在质粒中插入__________。
(3)VP1基因应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__上,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入番茄细胞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使VP1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
(4)通常用BamHⅠ、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VP1基因和Ti质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要筛选出含有该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5)检测发现染色体DNA上插入VP1基因的某些番茄细胞死亡了,导致这些转基因番茄细胞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6)将成功转入VP1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若要快速繁殖大量这种转基因种苗,应选取幼枝的__________部位进行组织培养。
(7)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从转基因番茄叶片中提取的VP1蛋白质注射到一定数量的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注射后检测豚鼠血液中产生的____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置空白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29 04:37: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
(1)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受体D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_______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_______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

(2)R是该病毒的S1上与受体D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_____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______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

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受体D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病毒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实验处理,完成实验方案。(注:鼠受体D与人受体D存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抗体甲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①____________
无细胞融合
抗体乙
部分细胞融合
抗体丙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1
不加抗体
②____________
表达鼠受体D的细胞
无细胞融合
对照组2
抗体丁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③____________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3
④_______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表达人受体D的细胞
部分细胞融合
 
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
(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__________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