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为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进行研究。
(1)科研人员以Myo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取小鼠的脾脏细胞与________细胞诱导融合。用________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得到杂交瘤细胞。
(2)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稀释、培养、再进行________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多次重复该过程的目的是筛选获得抗Myo抗体产量大、纯度高的杂交瘤细胞。
(3)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下图: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表面的________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Myo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________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05: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固定化酶相关的问题:
(1)常用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含果胶的污水,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果胶酶可以在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体内找到,酶的固定化方法除了包埋法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交联法、共价偶联法等。
(2)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硏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为部分研究结果。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由图甲可知,固定化小麦酯酶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敏感。
③用固定化酶技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_______
A.温度B.酸碱度
C.水分D.营养
(二)回答与基因工程和动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可利用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某人体内是否有抗体,从而判断某人是否被冠状病毒感染。
(2)上海多家生物公司已研发出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该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病毒抗原进行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应该先用______________将RNA逆转录为cDNA。再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
(3)2020年1月10日,科学家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经科学家初步研究发现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具有特异抗原性。因此可用__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利用____________与表达载体构建成重组DNA分子。导入经____________处理的受体细菌,诱导表达后分离纯化核衣壳N蛋白作为抗原。
(4)将核衣壳N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取经免疫的脾细胞,再与小鼠的_____________融合,经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系。再经____________培养法筛选岀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内或体外扩増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此抗体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2019年“生物谷”发文称“在人类癌症患者中,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在一起”,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癌症小鼠模型中和在实体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杂合体(杂合癌细胞)。与未发生融合的癌细胞相比,这些杂合癌细胞在体外具有更大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当被注射到小鼠中时,与未融合的癌细胞相比,它们更容易发生转移。细胞融合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细胞为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细胞为小鼠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C为在小鼠体内形成的杂合癌细胞。研究发现C细胞比B细胞具有更大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据此判断,C细胞表面糖蛋白可能比B细胞表面糖蛋白________,导致C细胞更易扩散和转移。A、B细胞在小鼠体内融合和体外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只是在体外融合过程中需诱导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项)。
(2)若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得到的D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D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获得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疗上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_____________”,借助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