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某地区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流入污水增多,水体重金属污染加剧。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沉水植物地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污染水体。
(1)沉水植物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Cd等无机盐离子,净化水体,体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为筛选适合该湿地镉污染修复的沉水植物,用不同浓度镉溶液处理本地4种沉水植物4天后,检测其对镉(Cd)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如表和图。
沉水植物
半数抑制浓度(mg·L-1
黑藻
0.51
狐尾藻
0.81
金鱼藻
0.03
菹草
0.12
 
(半数抑制浓度指抑制沉水植物半数生长的外部Cd浓度)

表数据显示4种沉水植物中对镉的耐受性最大的是________。结合图1的实验结果,选择黑藻和菹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不选用狐尾藻和金鱼藻的原因是________
(3)研究者从该湖泊取底泥,将黑藻和菹草分别栽种其中,用自来水培养。测定其生长率(图)和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表。

沉水植物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地上部分
根部
黑藻
0.33
0.41
0.79
菹草
0.21
1.01
0.21
 
综合分析,研究者认为黑藻是最适合修复Cd污染水体的物种,其重要证据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因为________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29 09: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礼乐”文化的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园林建筑中生物既有本地常见的品种,又可引入外来的“奇珍异宝”,但引种时在考虑生物自身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及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当地________的降低。
(2)景观建筑修建时,往往要与环境的颜色等协调,如小桥桥基、假山往往打洞,避免建筑物的出现导致生物出现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对原有物种造成影响。
(3)园艺设计时不同物种高低有致,相得益彰,有时还要形成各种特殊的图案,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在满足观赏需要的同时,可以提高对____________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中很多生物除观赏外,还可以供人们进行生态等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4)很多园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面貌在原有基础上已大为改变,除了环境的改变,还发生______演替现象,这其中除了自然环境及生物的变化,还主要受到了__________的影响。
(5)目前园林主要由自然改造和人工修建,自然改造的园林往往人类的调节作用很少,就可以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