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各异的地区分布如下表:
年均降雨量

(cm)

年均温度

(℃)

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10-0

 
 
 
 
 
 
 
0-10
 


 
 
 
 
 
10-20

 



 
 
 
20-30

 
 
 
 
 
 

 
下列推测最不合理的是
A.甲生物可能是北极狐B.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
C.丙生物可能是黄羊D.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7 07:37: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桦尺蛾是一种夜晚活动的蛾子,白天栖息在树干上.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工业化前后森林中桦尺蛾变化的主要数据:
考察时间
栖息环境
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
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
1850年
(工业化前)
长满浅色地衣的树干
(树皮)
占85%
占15%
1950年
(工业化后)
裸露并被煤烟熏黑的树干
(树皮)
占15%
占85%
 
(1)工业化后,桦尺蛾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_____
(2)深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是同一个物种,因为_____
(3)已知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深色桦尺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桦尺蛾的体色不同体现了___多样性,可借助______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便、高效。
(4)自然界有性生殖动物存在多种生殖隔离类型.有①受精前隔离(阻碍杂种受精卵的形成),②受精后隔离(降低杂种生物生活力或可育性),受精后隔离又有③杂种不活、④杂种的子代生存能力差、可育性和⑤杂种不育等,自然选择促进生殖隔离机制进化的方向是_____
A.①→③→⑤→④B.①→③→④→⑤
C.④→⑤→③→①D.⑤→④→①→③
(5)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桦尺蛾种群中深色基因A和浅色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桦尺蛾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