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要调查草原上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最适合的方法是( )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法
D.逐个计数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08:0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下图是对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的测定结果:
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
B.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
C.在取样时应随机选取多个样地,且收获全部植物
D.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10%
同类题2
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
B.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
D.若该种群为某海洋鱼类,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同类题3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
B.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
C.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过多的样方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实验或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
C.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可将染色体染色
D.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选择去掉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同类题5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
2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50只/hm
2
B.75只/hm
2
C.100只/hm
2
D.150只/hm
2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