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先天性夜盲症是由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先天性眼病,俗称“雀蒙眼”。某先天性夜盲症高发群体有男女各300人,经调查,该群体中有女性夜盲症患者20人,男性患者48人,且群体中男女的夜盲症基因频率相同,则该高发群体中女性夜盲症基因携带者有( )
A.8人
B.36人
C.56人
D.78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08:1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
C.同种生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不同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同类题2
某学校同学在调查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由于患者家系的代数较少,只绘制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由于Ⅱ-4和Ⅲ-1都是乙病患者,故乙病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B.若甲、乙两病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4
C.若乙病是血友病,则Ⅱ-2有1/2的概率产生含乙病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
4
,则Ⅱ-5与一正常人婚配后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303
同类题3
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同类题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同类题5
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冷觉
B.甲为农田害虫,a为喷施农药,b、c分别代表产生抗药基因,种群数量减少
C.甲为生态系统,a为滥砍滥伐,b、c分别代表抵抗力稳定性减小,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